走入寻常村企间,共筑乡村振兴梦
--化材学院校企村协同推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践行生态育人理念,引导大学生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建功立业。7月31日,中天控股集团浙江农林大学服务乡村振兴专项暨“绿色乡村行,助力沿河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师生一行赴德清县下渚湖街道沿河村及周边企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倡导垃圾分类,践行生态文明
“三山浮水树,千港划菰芦”,位于下渚湖湿地风景区的沿河村,河汊曲折,环境洁净,风光旖旎。针对村民对垃圾分类工作关注程度不一的问题,实践团通过开展入户调查、主题宣讲、趣味分类投放游戏、发放倡议书等系列活动,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自主意识,推广普及垃圾分类常识。通过垃圾分类的系列活动,团队成员互相配合、精诚合作,不仅得到了村委会和当地居民的一致认同,还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知,为创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入企业调研,提升专业素养
德清竹木企业发展历史悠久,企业众多。在党建共建单位浙江永辉家私有限公司,实践团与杨永连董事长进行了主题座谈,全面了解了企业发展历史、传统实木家具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发展机遇,并实地考察参观了家具生产流程,动手体验家具制作。通过考察学习,同学们对所学专业增强了的信心,深刻认识到产业兴旺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在沿河村广场,团队成员将学院自主研发的竹木新型材料及其产品向村民进行了展示。通过每位成员对产品的详细介绍,吸引了不少沿河村居民好奇的目光。在向居民们展示及介绍的同时,也让居民认识到了科技在提高生活品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出的巨大力量。
挖掘特色产业,助力乡村运营
德清民宿产业优势明显,项目实践团规划将散落民房创新再设计,打造地方特色民宿。实践团拜访了德清原飨度假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丰,实地调研了正在建设的“LV(莫干山)酒店”,全面学习了该民宿酒店的设计理念,创意来源,目标定位及未来规划,同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样板间工程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团队成员利用无人机技术,通过航拍视频和图片,制作规划导视图,设计了符合村庄地貌特点的竹木传统手艺展示馆、沉浸式智慧竹木坊为主体的竹木研学创新基地,探索生态观光、乡村生活、康养民宿、研学体验有效融合的民宿经济新业态,助力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建设。
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收获颇丰。“我们希望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付诸于实际生产,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实现青年学子的人生价值”,实践团团长张誉耀同学如是说。
(文/程凯龚芸图/毛杨展)